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全面的胜利,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就此彻底终结,中国迎来了新的篇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走过的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但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道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光明。新中国成立后,摆在新生的共和国面前的困难和任务一点也没有变少。这时在军事上国民党残余力量仍在负隅顽抗,国家还未实现完全的统一;经济上我们要医治战争创伤,摆脱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政治上面对着许多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和观望,需要打开局面融入世界发展中;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我们需要尽快学习和掌握国家治理和发展经济的本领,把精力从“斗争”转移到“建设”上来。
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提出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基本外交方针,是新中国对国家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的世界宣告。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不仅是中国直到现在都在使用的主要外交纲领,也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平共处提供了借鉴。“五年计划”(五年规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直到现在都是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规划纲要。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我们从自己造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第一辆坦克、第一辆拖拉机,实现了到现在的完备的轻重工业体系、完备的现代军队和国防体系,全国GDP超过100万亿元,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发展变化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中国建设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也曾出现过波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巨大冲击、遭受了严重挫折。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依旧取得了“两弹一星”、武钢、包钢、大庆油田、长江大桥等重大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的力量,最终自己纠正了这一严重错误。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挫折和困难没有阻碍中华人民前进的脚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挫折和挑战后也愈加成熟,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也愈加从容和自信。 (徐晓冬)